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正文

党旗指引方向,信念决定道路——我校“中共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基地”授牌启动仪式侧记

发布时间:2007-12-05         浏览次数:96

    11月25日,学习“十七大精神”主题讲座暨“中共青少年党史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我校教工礼堂隆重举行。中国关爱成长行动组织委员会、中共党史教育办公室主任俞俊生,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主任徐能毅为我校授牌并作报告。新乡市委常委赵建军、新乡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薛祖立,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海旺、师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勇和我校滑秀林校长、张丁兰书记出席挂牌仪式。400余名师生参加了仪式。新乡电视台、新乡教育电视台,《河南日报》、《新乡日报》对活动进行了采访和相关报道。
    25日上午,我校教工礼堂外彩旗迎风招展,礼堂内灯火辉煌、庄严肃穆,我校全体教职工和校学生业余党校学员、入党积极分子共400余人整齐的坐在座位上。上午九时许,在滑秀林校长和张丁兰书记的引导下,中宣部、中央党校、市委、师大党委的领导们走上主席台,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仪式隆重开始。
    张丁兰书记主持仪式,在介绍完与会领导后,滑秀林校长致欢迎辞。滑校长代表我校7000余名师生对各级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我校作为河南省教育厅直属中学、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河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认定全省第一名、新乡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多年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校下一步将努力完善基地的软硬件设施,丰富青少年党史教育基地的活动内容,并与全国其他活动基地互动,广泛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国策,开展追忆革命先烈活动,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增强党对青少年一代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通过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共产党、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念,坚定不移地追随中国共产党,培养一批政治觉悟高、道德修养好、学业成绩优秀的青年学生。
    随后,中共党史教育办公室主任俞俊生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俞主任对我校多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党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校获得河南省首家“中共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基地”称号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共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青少年党史教育基地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一件大事;也是当今青少年在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迎接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使命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幸事。在国家关工委、中宣部、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发起的 “关爱成长行动”党史教育计划活动的号召下,“学习党史、立志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已深深扎根青少年的心中。他希望我校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史教育基地授牌启动为契机,对青少年进行更多思想道德教育、革命历史教育的有益尝试,激励他们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明确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为推动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俞主任讲话结束后,开始正式授牌。伴随着欢快喜庆的音乐,在师生们雷鸣般的掌声中,滑校长和张书记从俞俊生主任和徐能毅主任手中接过了刻有“中共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基地”大字的金牌。
接下来,徐能毅主任和俞俊生主任先后为师生作了主题报告。徐能毅主任在题为《学习“十七大精神”,解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意义》的报告中重点讲到:从纵向来看,党的理论建设在形成、丰富和发展中共经历了六个阶段,其中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集体分别在党建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过重要作用,推动了党的理论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从横向来看,党的理论建设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党的领导、制度化建设、组织化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俞俊生主任的报告题目是《学习“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他指出:当前,在青少年中宣讲“十七大精神”,扩大正面教育、主旋律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政治影响力,增强他们对祖国、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要利用各种有益于青少年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优质资源,深入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一大批忠于党的事业、有崇高理想和信念的骨干,带动和引导亿万青少年和谐发展。精彩的报告在师生中激起了巨大共鸣,屡次被如潮的掌声打断。
    随后,张丁兰书记对二位专家的报告表示感谢并做重要讲话。她指出了我校作为全国青少年党史基地的管理目标,即努力建成具有时代性、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教育基地管理系统,在开展党史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寻找新形势下对中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探索中共党史教育的一般规律,增强对中学生进行中共党史教育的实效。张书记提出了学校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未来的主要工作设想。1、以党建促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整体提高学校教师开展党史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党政管理干部的理论水平;2、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学校各级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通过探索新时期青年党校模式,深化中共党史教育,引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3、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全方位开展中共党史教育,使中共党史教育体现和贯穿在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校园文化等方方面面。
    最后,授牌启动仪式大会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胜利结束。
    据悉,我校“中共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基地”是全国将要建立的100个基地中的第38个、中学中的第26个,在河南省还是第一家。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是“关爱成长行动”党史教育计划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活动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十部委联合主办,旨在通过组织教育活动,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奋斗史、共产党人信念等革命传统教育,让党的信念充实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让党的先进性占领青少年思想阵地,让党史教育深入广大青少年的心中,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忠诚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今年7月25日至8月2日,我校学生处副主任、校团委书记杨宝刚老师和高二年级学生会主席、高二1班班长张一甲同学代表全校7000余名师生赴北京,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名优秀青少年学生、教师、国有企业干部学员和在京高校学生代表齐聚中共中央党校,参加了“2007年党史教育计划活动”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他们认真聆听学习了中央党校、中宣部、科技部、国务院法制办、国防科工委、北京奥组委、银监会、国家统计局等部委领导和专家围绕党的光辉历史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等主题所做的专题报告;亲眼目睹了如前任外交部长李肇星同志等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采。学习期间,杨宝刚老师和张一甲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展示了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与会领导的肯定和表彰。
(温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