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同学们:
盛夏过去,金秋已至。在这个累累硕果给人喜悦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第26个教师节。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向一直以来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全校教职员工,向为附中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今年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的王颖彬、王长缨、赵书瑞等3位同志一并表示诚挚的问候与热烈的祝贺!
金风送爽怡精神,捷报频传奋人心。一年来,我们河南师大附中在持续建设“中原强校、中国名校”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坚持依法办学,注重循规施教,狠抓精细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科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围绕“内涵发展、特色培育、品牌增值”这一主题,以开展六项“主题管理年活动”为抓手,落实“一主两翼”全攻略实施方案,培育学校文化,彰显五大特色,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我校的高考、中考成绩继续稳居省、市同类学校前列。
在2010年的高招考试中,我校的传统优势继续保持。今年有曹阳、娄晨曦等16位同学被保送升入清华、北大等名校;我校应届生高考升学率继续稳居新乡市第一,其中一本上线率48.02%,二本上线率72.69%,三本上线率95.66%,各批次上线比率在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我校体育、艺术类考生本科上线人数持续攀高,共有130人达到本科线。
在2010年的中招考试中,新乡市前10名我校占6名,前50名我校占29名,前100名我校占52名。全市600分以上考生共129人,我校占67人。达到省重点线583分以上的考生我校共有189人。
二、学科课外活动竞赛成绩显著。
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继续保持一贯的优势。2009年全国数学联赛、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我校共有24人次获得河南省一等奖。
在首届全国高中生通用技术设计大赛中,我校有16人获河南赛区一等奖,获奖人数居全省参赛各校之首。
在秦皇岛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语文风采大赛中,我校取得了包括团体在内35个金奖的优异成绩,并夺得初中组和高中组团体总分双第一名。
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上,我校初中代表队勇夺团队全能一等奖。
三、学校的建设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本学年,是我校发展史上又一个辉煌的年份。
一方面,学校投入重资,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教学学习条件。其中尤以芸胜园景观改造,一、二号教学楼装修和装配中央空调为代表,标志着我校硬件设施建设又迈上了新台阶。
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政府和民众共识的形势下,我们大胆创新办学思路,拓新办学途径。4月份,我们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确立合作关系,成为该校在河南省的唯一生源基地。6月份,我校与英国纽卡斯尔学院合作,在河南省首家引进A-LEVEL课程,开办了中英国际课程班。7月份,韩国釜山国际中学代表团来我校访问,拟与我校联合开办英韩双语国际班。本学年,我校在国际化发展的征途上迈出了跨越式的步伐,这是保障我校稳定、快速、高品位发展的开拓性举措,必将对我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志们、同学们,7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我们师大附中一向重视教职工队伍建设,每学期都把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写入学校和党委的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通过严格选拔聘任、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以及自觉实践锤炼,我校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工作使命感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品德好、专业素质高、教学技能强的优秀典型,为我校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然而,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居安思危,面向未来,立足新起点,构筑新优势,继续全面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以促进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
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基本确立了“学生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三大原则,要求每位教师:志存高远,做爱岗敬业的模范;关爱学生,做教书育人的模范;严谨笃学,做终身学习的模范。同时强调:师德是从教之基,师能是立教之本,师艺是强教之魂。明确指出:教师不单单是“教书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所以教师必须研究教育的对象——学生,杜绝“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教师工作的重心也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那么,教师就必须确立“终身发展”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合作意识。
老师们,同志们,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教师队伍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保障、评价机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付诸行动,把我们的队伍打造成为一支学习的团队、研究的团队、合作的团队。为托起每个学子、每个家庭的希望,为持续建设“中原强校、中国名校”,为国家和民族教育的进一步振兴,我们将努力奉献,不懈奋斗!
最后,再次祝愿所有的老师精神富有、生活幸福,祝大家节日快乐,共同进步!
谢谢!
2010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