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快讯  正文

我校第31期道德讲堂开讲:文化传承 我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1-11-12         浏览次数:9

       11月28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初中部初一年级承办的以“文化传承   我在行动——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主题的我校第31期道德讲堂成功举办。常务副校长刘齐晋及部分中层领导与语文“国培二期”学员、六百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期活动。
 
      
       本期道德讲堂共分为“唱歌曲、省己身、学模范、发感悟、诵经典、送祝福”六个环节,由初中语文组张慧娟老师主持。


       活动在学生进场前展示了“非遗”作品,开场前播放了关于初中部初一年级学生军训以来的成长记录的视频,该视频以“成长”为主题,展现了初一学生成长变化的风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接下来全体师生起立同唱《公民道德歌》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让学生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唱响坚定理想信念、勇于传承文明的主旋律。在“省己身”环节,全场一片肃穆,共同反躬自省“你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你是否关注过身边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呢?”“你打算用怎样的行动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呢?”三个问题,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了开展本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本期道德讲堂学习的模范是河南师范大学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丁永祥教授,讲座前由刘齐晋副校长为他颁发了“道德讲堂讲师”聘书,他讲座的主题是“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教授以视频展现为媒介,结合自身经历生动的阐释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能为非遗保护做些什么”等问题,要求学生要“了解非物质遗产,提高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宣传非物质遗产,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非物质遗产,为非物质遗产传承做具体贡献”“研究非物质遗产,通过调查、研究为保护做贡献”。让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保护‘非遗’就是在传承文化”这个宏大命题。


      在发心灵感悟环节,马宜曼老师和我校“非遗”文化社社长1607班的安思佳同学结合丁教授的讲座和之前参观麦秆画的经历代表师生发言,马老师认为“面对非遗,我们不能选择遗忘和漠视,也不能仅仅让它停留于'遗留'的状态”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安思佳从十几年来观看母亲制作麦秆画为出发点,阐明了自己对保护“非遗”,传承文化的理解,让人感同身受。接下来全体师生朗诵了关于“非遗”保护的经典,并写下了自己的祝福。




 
       本期活动让全体师生经历了一次关于“文化传承”的洗礼,明确了保护“非遗”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在广大青少年队伍里践行科学发展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
 


Baidu
map